帶您了解癔癥性精神病
“被樹上的小鳥監視”“水里有毒”“恐遭被害”.......這種極度恐懼的心理再一次襲來,44歲的宇生(化名)在家人的陪同下,又一次走進了長春市第六醫院。
他竟患上了癔癥性精神病
宇生第一次入院是在2014年11月,當時由于經濟糾紛急性起病,每晚只能睡4小時,平時吃得也很少,而且總是過于敏感多疑,認為自己想的事情會被人知道。經過檢查,醫院診斷其為急性應激障礙,并給予了喹硫平及帕羅西汀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的病情好轉并且能夠正常工作和生活。他本次復發已持續10天,總是比較敏感多疑,有的時候說話語無倫次、內容雜亂等。經過診斷,宇生患上了癔癥性精神病。
對癥下藥,他很快找回了自我
癔癥性精神病通常是由人的精神因素導致的,如生活中的突發事件導致內心產生沖突或自責,久久不能放下,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在宇生住院期間,醫生充分了解了他的性格特點、社會環境狀況、家庭關系等,并給予其相應的心理、物理以及藥物治療。經過階段性治療后,他的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意識清晰,對時間、地點、空間、人物的定向比較完整,情緒相對穩定,對自身的病情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很快,宇生整體狀態符合出院條件。醫生對他和家人進行了健康宣教,并指導其出院后妥善看護、按醫囑服藥、定期復查等。
出現這些癥狀,可能是癔癥性精神病
癔癥性精神病歸類于分離轉換障礙,其表現有分離癥狀和轉換癥狀兩種。癔癥性精神病的癥狀,表現為在受到精神刺激后突然發作,可能會有意識模糊、不認識親戚朋友、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到處亂跑、大喊大叫、情緒激動、傷人毀物、自哭自笑、胡言亂語等癥狀表現,也可能有片斷性的幻覺、妄想(憑空聞聲、對空謾罵、恐懼害怕、極度緊張不安、興奮、激越、躁鬧、攻擊行為等)?;颊咄恢雷约禾幱诩膊〉臓顟B,得到緩解后無后遺癥的發生,但也可能會再度發作。
多種治療方式,有效對抗精神疾病
針對心理疾病患者,在急性期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但單一的藥物治療起效較慢,醫院還會積極采用經顱磁刺激治療,配合相應的心理治療去緩解患者的癥狀。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家屬的支持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屬需要盡量幫助患者規避患病時期容易導致疾病發作的生活環境,以避開其患病誘因,驅除不良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