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抑郁別自責,你也是第一次當媽媽
對于每一個迎接新生兒降臨的家庭來說,本該是媽媽們人生最幸福的時刻。但鮮少有人知道,為什么剛生完寶寶的媽媽會忽然性情大變。產后情緒上的失控讓她們無所適從,性格的敏感更被親人或長輩誤解成“玻璃心”“矯情”“心理素質差”……產后抑郁不是公主病。不論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人、性格獨立的女強人,還是光鮮亮麗的女明星,都有受產后抑郁困擾的可能。很多人的產后抑郁不僅丈夫、家人“看不見”,更容易被外界所忽視。長春市第六醫院心理科二療區(抑郁障礙診療中心)主任燕利娟表示,產后抑郁是患病的新生媽媽們,生了一場幾乎沒人能理解的病。害怕、焦慮、痛苦的,是她們無法克制的真實感受。但大部分人因為“產后”兩個字,而忽略了它的嚴重性。
產后抑郁有哪些癥狀表現?
燕利娟表示,在醫學上,產后抑郁癥是產婦在產褥期出現的一些癥狀,是抑郁發作的一種類型。主要是產婦生完寶寶后體內的激素水平改變以及情緒不穩定導致的。這也是所有女性除了月經期和更年期之外,在幾個特殊生理區間經歷過的一生中身體和心理變化最大的應激過程。
這是所有孕產婦在短期內必須要接受產后激素急劇變化+生活短期內巨大改變所導致的。如果僅用“矯情”來形容這些因產后激素導致的情緒問題,卻太過于單薄。有些媽媽過于擔心嬰兒的養育情況,過分焦慮孩子的健康、發育和成長狀況,總覺得自己照顧不好嬰兒而產生強烈的自責感;有些媽媽則擔心孩子對自己原有生活軌跡有所影響,擔心自己的身材、事業、交際、夫妻關系都會被波及,自我評價降低;有些媽媽會不情愿喂養嬰兒,甚至不愿意看到嬰兒,更有甚者會自暴自棄,覺得自己成為家庭的拖累。心境低落、快感缺失、失眠或倦怠、易怒、易悲、易流淚、社交減少、自我價值感降低、生活無意義感加重……這些種種的一切可不是矯情那么簡單。如果上述癥狀出現在產婦身上,并持續超過1個月,那很有可能患上了產后抑郁。
產后抑郁不是矯情,媽媽也需要關注
對于絕大多數產婦來說,母親是一生的角色,從懷孕那一刻起,就很難退出了。照顧新生兒體能上的累、育兒觀念的沖突、婆媳間的矛盾、丈夫的漠視,這些加起來的瑣碎全都集中在新生媽媽身上,隨時都可能成為產后抑郁的導火索。
燕利娟強調,除了在生物因素上,產婦在分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出現斷崖式撤退,給抑郁情緒提供了“母體的溫床”;從社會層面來看,更需要產婦的家人們幫助她在產褥期進行心理調適,學會接納家庭新成員,更要學會接受自己母親的角色。在原有的家庭關系變化時,家人不要只把孩子作為全家關注的中心,還要多放些關愛在母親身上,協助她們走出困境。
緩解產后抑郁,記得參考這2點
當然,所有對產后媽媽們的關注,這一切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尤其需要父親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共同參與到嬰兒養育的過程中來。千萬不要覺得帶孩子就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也不要覺得媽媽們情緒波動、不穩定,就是小題大做,沒有必要。
燕利娟說,在生寶寶的半年之內,會有20%~30%的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癥,而引起這些問題的原因,通常是由忽略產婦的關注需求所導致的。因此,她分享兩種自我調節方式,給正在經歷(或是疑似經歷)產后抑郁的媽媽們:
1.讓父親們參與到養育過程中,糾正產婦的錯誤認知。除了不能母乳喂養外,諸如給寶寶洗澡、換尿不濕、哄睡、喂輔食等事情,父親都可以承擔。一方面讓妻子從養育孩子的家務中解放出來,有時間出去和朋友聚會、去游泳健身,避免產婦沉浸在消極情緒里,繼續鉆牛角尖。另一方面,也減少了老人幫忙帶孩子所產生的代際矛盾、婆媳矛盾等。多了社交,少了家庭矛盾,產婦的心情自然會跟著變好,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丈夫和孩子。
2.飲食+運動+曬太陽療法。面對輕度抑郁發作時,大家可以嘗試服用維生素B、維生素D,或是再加上一杯熱巧克力以及量力而行的運動,以此改善多巴胺的分泌。這一點,每個人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做決定,不要盲目效仿!因為月子里不能進行高難度、劇烈的運動,只要是微微出汗,簡單地屋內散步就可以。如果是身體虛弱的產婦想要曬太陽,在室內靠窗、靠陽臺的地方曬一曬即可,但也要保證不被冷風吹到。
燕利娟提醒大家,對于比較嚴重的產后抑郁要引起重視,務必去??漆t院求助專業的心理醫生或精神科專家,及早干預,包括根據醫囑使用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以免小病拖成大病,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