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這份用“心”調適指南請收下!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他們心懷大愛、以德而耕,短暫的陪伴一程,便可溫潤孩子的一生。9月10日的來臨,他們也將迎來屬于自己的第38個節日——教師節。近幾年在“雞娃”與“虎媽”環伺的當下,這讓本就承擔著教育重任的教師,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和壓力。如何能進一步了解教師的心理健康,調節壓力與負面情緒呢?長春市第六醫院心理科五療區(心身疾病診療中心)主治醫師王雪建議,教師可以從“心理錦囊”里挑選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并結合調適心理的方法,保持良性、穩定的身心健康。
造成教師心理問題的原因有哪些?
王雪說,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做過的一項關于中小學教師的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教師普遍超負荷運轉,近80%的受訪教師反映工作壓力大,其中教師亞健康心理患者占到72%,61.2%的有焦慮征兆。自身的高期望值或外部環境對教師的過高期望,都會讓他們對自身的發展感到迷茫,進而影響教師的身心健康及專業發展。
就目前而言,教師們心理失衡現象相當普遍。通過對教師實際工作環境的觀察和調查分析,王雪認為,造成教師們心理狀況普遍不佳的原因,主要來自以下4個“壓力源”:
?工作壓力大。有些學校在教學改革中采取聘任制,競爭上崗和職稱晉級都異常激烈,再加上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知識儲備,對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致使教師的壓力不斷增大。
?家庭壓力大。繁重的教學任務使得教師較少顧及家庭,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去管教自己的孩子。當孩子出現教育問題、家庭出現矛盾時,教師的心理負擔就會增大,從而產生心理問題。
?社會期望值壓力大。教育是社會、家庭和學校應共同承擔的責任。但是,一方面,有些家長推卸教育的責任,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師就應當把孩子照顧好;另一方面,學校也存在著對教師期望值過高的情況,既希望教師是出色的紀律維護者,又希望他們是業績突出的教育者。但事實是,教師也是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肩負多重角色只會使教師身心疲憊。
?人際關系壓力大。現代教育的迅速發展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符合復合型人才的標準,他們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時也是社交人才。既要處理好師生關系,又要處理好與家長、同事之間的關系,這無形中進一步加深了教師的心理負擔。
調適心態,你需要一份“愉悅清單”
對于心理狀況不佳的教師來說,依據自己對壓力源的認識和態度做出心理調整,也就意味著他們需要理性看待職業壓力,有效進行壓力調適的同時,建立更為積極的自我感受。因此,這就需要他們將注意力轉移到尋找和強調自己積極改變的事情中去,并將那些令自己感到愉悅的活動列成一個清單,做為日常心理放松訓練的方法。當感到情緒抑郁時,以此作為起點,試著去做或回憶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從中獲取成就感和滿足感,借此釋放心中的壓力。
愉快事務清單——
?拓展自己的社交圈,改變自己的心態。例如外出拜訪或在家里招待朋友,給很久沒聯系的親人打個電話等。
?嘗試學會一門新事物,或多做一些戶外活動。學習一門外語,去一個沒去過的地方旅游,到公園或其他安靜的地方散步等。
?做讓自己感到開心、輕松的事兒,或是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做做按摩,喝最喜歡的咖啡或茶,讀喜歡的書、雜志、報紙或詩歌等。
?做自己擅長、拿手的事情,或學會愛自己的事情。用攝像機拍一部電影或錄像,去圖書館或書店看書,做瑜伽、打太極,或普拉提塑身運動等。
?列出曾經最想做或感謝的事情。例如列出最想交朋友的10個名人,并說說理由;寫一個你曾經經歷的最瘋狂、最搞笑的故事;給曾在生活中幫助過你的人寫信,并告訴他們原因等。
如何趕走消極情緒為教師“減負”?
除了上面的放松訓練方式,是教師日常降低心理壓力的一種方法,通過自我激勵與情緒宣泄,讓教師以主動、積極的狀態應對負面情緒,以此提高教師心理調適能力,維護教師身心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王雪強調,當教師們被不良情緒困擾時,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調控消極情緒:
?森田療法。當很多教師出現煩躁情緒時,總是急于直接加以控制,并生硬地命令或強迫自己“快樂起來”,但總不奏效。雖然大家也經常將“要控制你的情緒”這句話掛在嘴邊,但在實際生活中,有時越想消除負性情緒,這些情緒發展得就越劇烈,并由此周而復始地陷入惡性循環,不能自已,這被森田正馬教授稱為精神交互作用。
針對上面的行為模式,森田療法采用的基本治療原則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積極行動)”。
當負性情緒產生后,他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將負性情緒看成是自然現象,處之泰然。人不能控制情緒時,可以通過控制行為間接達到控制情緒。
如果面對負性情緒手足無措時,可以通過積極行為轉移注意,進而緩解當下的壓力。教師因工作壓力而倍感精神壓抑時,可以通過整理房間、去旅游、鍛煉身體等方式,做平時想做卻沒有時間做的事情。在適當的活動中,既獲得了成就感,心情也自然會隨之改變。
?情緒宣泄療法。許多教師的心理不健康,常常是由于負能量長期壓抑、糾結于心。要想將糾結于內的能量宣泄出來,就需要進行外向訓練。而在眾多宣泄渠道中,最佳的宣泄法就是傾訴。
對于教師來說,首要的宣泄方法是找一個值得依賴的人,將心中的想法與苦悶統統對其講出來,即使對方只當個忠實的聽眾,不能給出任何實質性建議,傾訴者也會通過宣泄感到輕松,使負性情緒得以緩解。如有些煩惱不能道明,也可通過一些心理咨詢熱線或閱讀心理書籍釋懷,或者上網聊天,把自己的悲傷、煩惱、委屈,甚至攻擊性的偽裝和沖動都傾訴下,同樣可以釋放或緩解壓力。
最后,王雪提示那些自我調適效果不佳的教師們,若是嘗試各種方法后,仍沒達到心理“減負”的作用時,可以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也可以到??漆t院進行干預治療,通過健康的心理為教師們的生活賦能,也給他們帶來更多地幸福和自信。